大连市空间规划

发布日期: 2021- 03- 31 浏览次数: 字号:【


空间优化,精明发展战略

明确精明发展的空间导向,市域强调“中心集聚、多元组团”,核心区突出“强湾聚心、廊道生长”。围绕大连湾集聚城市核心功能; 围绕核心区提升品质,打造分工明确的四大城市功能片区。通过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交通链接,塑造集约高效、魅力凸显的大连。

1. 空间发展理念基于大数据分析看城市空间关联,大连总体呈“中心集聚、外围相对独立”的模式,因此当前城市空间从中心向外围的大尺度、跨越式拓展并不具备现实基础。同时核心区(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高新园区及金普新区部)功能与空间组织也亟需明确。因此,本轮愿景规划明确提出“市域紧凑开放、核心区精明发展”的空间理念。市域围绕“一脊三阶”的生态本底,突出“两纵两横”4交通骨架支撑的组团化发展模式,依托既有城区、园区的建设条件,明确功能分工,提升空间品质。核心区强调尊重山海格局,延续环湾发展的营城思路,打造富有魅力、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心;同时,结合城市更新与价值挖潜,提出清晰的板块指引,优化核心区的功能布局,整体形成环境优美、亮点鲜明、高效集约的空间形象。

2. 空间发展策略

(1) 强湾聚心。聚焦大连湾建设,使其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活力。强湾策略以打造大连“国际化、区域性”的高端功能集聚区为目标,通过现状提升与近远期建设相结合的思路,推进滨海路(旅顺南路-临港路段)建设,实现大连湾全线贯通。同时,织补径向道路,提高城市连接湾区的便捷性,促进滨海景观向城区的渗透延展。聚心策略以塑造湾区活力为目的,打造多处商业中心、文化艺术场所、公园广场等活力共享空间,丰富各类文化消费活动,集聚湾区人气。

(2) 廊道生长。遵循“紧凑集约、精明发展”理念,以哈大、高新-旅顺南路、甘井子-旅顺北路、开发区-庄河四条主廊道为骨架,以快速交通串联城市四大板块,实现城市核心功能从大连湾向外有机生长。其中哈大廊道,经大连站、周水子机场及北站向北延伸,提高大连城区链接区域的能力;高新园区-旅顺南路廊道是中心城区西向延伸的主轴,由高新园区向西拓展,是创新经济培育与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甘井子-旅顺北路廊道经生态科技城向西辐射,强调创新转化与中试要素的集聚,与高新园区-旅顺南路廊道共同构成西向创新双走廊;开发区-庄河廊道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起点,经小窑湾、金石滩向北延伸,串联黄海沿线各类产业和旅游平台,作为联动外围县市的重要发展廊道。

3. 总体空间结构: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综合山水格局、空间组织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规划提出“一核四城、四片七组团”的总体结构。其中,一核为城市核心区,是大连人口集聚、功能集聚的主要地区,也是大连建设两先区和开放创新之都、浪漫海湾名城的核心载体,包括“文化老城、创新新城、枢纽新城、智造新城”四城。四片为市域层面的四大特色功能区,包括旅顺历史文化片区、普湾战略发展片区、以瓦房店和长兴岛为核心的西部产业协同片区、以庄河、皮杨、长海为核心的东部休闲旅游片区,是支撑大连全域发展、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七组团为市域层面重要的功能中心,分为城镇型、产业型、旅游型三类,是各片区的核心功能承载区。


四城 空间结构 具体内容
文化老城  一主一副,两轴七片区

“一主”为青泥洼-东港市级主中心

“一副”为星海湾市级副中心

“两轴”为中山路发展轴、东联路-西北路发展轴

“七片区”分别为中山广场片区、东港片区、桃源片区、西安路片区、星海湾片区、春柳片区、石门山片区

枢纽新城  一主一副,两轴九片区

“一主”为梭鱼湾市级主中心

“一副”为体育中心市级副中心

“两轴”分别为松江路发展主轴、西北路-姚家路发展次轴

“九片区”分别为梭鱼湾片区、周水子片区、玉山片区、华南片区、体育中心片区、大连站北片区、泉水河片区、国际休闲岛片区和大石化片区

创新新城 两心两轴六片

“两心”为七贤岭市级副中心、生态科技城市级副中心

“两轴”为旅顺南路发展轴、营城西路发展轴

“六片”为七贤岭片区、大学城片区、生态科技城片区、营城子片区、长城片区、英歌石片区

智造新城 一心一轴六片

 “一心”为金马路城市中心

“一轴”为辽河东路发展轴

“六片区”包括金州片区、金马路片区、生物医药片区、信息产业片区、国际合作片区以及自贸片区




来源: 市发展改革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