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普新区政务公开系列访谈“政在问”——金普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数字化赋能创新社会治理 智能化操作办好民生实事
元旦期间,新区人社局率先使用数字化方式推出来返连登记业务,精准高效地完成疫情防控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得到省市领导的大力表扬和充分肯定。近日,金普新区人社局副局长徐洋做客直播间,详细介绍一下,人社局如何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创新社会治理。
【主持人】金普新区是如何响应省市号召,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
【嘉 宾】2022年被金普新区定义为“双高发展领跑年”,市委常委、金普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鹏宇提出,要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实现领跑,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小事,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于这样的目标,新区人社局积极探索,在如何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怎样简化社工办公方式,让他们腾出更多时间服务居民、怎样利用数字赋能,为基层减负等方面认真考虑,决定以现有信息化手段为基础,建设一个民生服务平台项目,力争囊括公共服务和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和购买服务,普惠服务和精准服务。推进为民、便民、安民的社会服务新生态,为百姓提供家门口的便利。
【主持人】新区要搭建的这个“金普民生综合服务平台”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
【嘉 宾】“金普民生综合服务平台”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为社区减负赋能增效,创建“互联网+基层治理”模式,实现村(居)民自治、共治、德治服务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它包含有公共服务管理子平台、社区服务管理子平台、养老服务管理子系统、志愿者服务管理子平台、疫情防控子平台五个部分。其中,公共服务管理子平台联合新区营商环境建设局,通过梳理公共服务类事项,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涉及自然人的公共服务从社区、街道线上办理。拓展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在政务服务中的应用,在平台上实现办事指南展示、业务咨询、业务办理和结果反馈。同时,探索业务数据共享模式,实现政府服务数据跨部门、跨街道共同维护与利用,真正实现公共服务“马上办、一次办、可代办”。社区服务管理子平台,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中的精准、便捷、定制化服务,实现社工站、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企业与居民间需求服务的精准对接,让新区百姓生活更加便利。养老服务管理子系统,对接康养平台,居民在“社区通”上即可进行各类养老服务的预约点单,平台注册的养老机构或者居家养老服务团队接单服务。志愿者服务管理子平台,以自然人为基本积分单位,实行积分管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建设,构建“党建引领、网格支撑、民意保障、积分激励”的现代化社会治理,充分激发群众自治共治的内生动力,对社区开展精细化管理,做到信息畅通、响应快速、处置及时、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疫情防控子平台,设有主动报备、密接管理、主动排查、货车管理等各个子模块,共同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主持人】金普民生综合服务平台与新区已有的信息化平台是怎样的关系?
【嘉 宾】金普民生综合服务平台与社区通、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城市大脑是相融共生关系,可以相互联通,互为助力。与社区通联通,将各委办局、街道、社区的工作计划、任务分解、处理过程、实现形式推送至社区通,形成社区通平台的通知公告、居民活动、调研问卷等发布结果,再将结果反馈至平台,实现数据管理、过程处理、结果分析,为街道、委办局及管委会提供数据支撑,方便领导决策。与社会治理智慧平台对接,共享网格数据,实现动态人口、动态网格、动态管理,实现政府与居民间的双向需求收集、双向提供服务、双向沟通反馈、双向精准业务办理。与城市大脑业务对接,视实际情况,将业务数据和服务与城市大脑,实现业务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