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文化馆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12月23日至24日,2024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文化和旅游部授予100个单位“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授予198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大连市文化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多年来,大连市文化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致力于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推动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生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调查研究、宣传展示等方面持续发力。常年开展系列品牌项目和展示展演活动,累计开展2000余场,参与人数百万余人。2016年起,每年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打造“皮影戏进校园”“非遗进校园进社区”“吹咔乐进社区”“传承人大讲堂”等品牌活动。引入社会力量,建设“非遗艺空间”,打通非遗传承“最后一公里”。创新保护传承模式,组建大连市文化馆木偶皮影剧团,打造老中青三代为一体的剧团传承模式,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剧目,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交流展示平台,助力文创产品研发。利用“我们的节日”活动,在景区、商场、步行街开展非遗购物节直播、非遗市集、文旅活动,展示非遗保护成果的同时,开展非遗产品售卖、沉浸式体验等,通过“非遗+”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目前,我市已经建立健全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共有222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项,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26项,市级项目189项。大连市文化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从2015年起开展“薪火相传”非遗传习所建设工程,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传播非遗技艺文化。目前已建设100个传习所,26个非遗项目的40余名传承人走进校园,4万多名学生受益。不断完善资源普查和数字化记录机制,力求全方位记录非遗,运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深入记录挖掘非遗项目核心内容,出版非遗项目书籍23本,拍摄项目传承纪录片35部,教学视频30余个。

接下来,大连市文化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力度,继续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好方法、新途径,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系列活动和传承保护工作,不断拉近非遗与市民群众的距离,努力营造人人传承、人人保护的社会氛围,共同守护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来源: 大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