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2102000003/2024-18427
  • 文件编号:
  • 大政办发〔2024〕46号
  • 成文日期:
  • 2024-12-31
  • 发布机构:
  • 大连市政府办公厅
  • 发布日期:
  • 2025-01-10
  • 有效性:
  • 有效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市内五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 01- 10 字号:【

各相关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有关部门:

《大连市市内五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23—2035年)》业经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一百一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4年12月31日

(公开版)        


大连市市内五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23-2035年)


第一章 总 则

第1条 规划背景

1.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对大连市国土空间作出全局安排。我市正按要求推动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健全“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大连市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3-2035年)》确定了中小学校步行覆盖率、用地规模等规划指引,并要求完善教育设施布局规划体系。

2.着眼服务人口变化。近年来,受人口政策调整、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我市市内五区人口持续增加的同时,呈现少子化、老龄化等趋势特征,学龄人口数量规模、年龄结构和区域分布面临持续变化,要求市内五区中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

3.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做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战略部署,要求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市委市政府强调,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全力打造“教在大连、学在大连”教育高地,为大连“两先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落实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要构建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和人民期盼相适应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障教育设施用地空间。

第2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四个行政辖区以及高新区。

第3条 规划对象

规划对象为市内五区教育部门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学校(包括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第4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3—2035年。

近期至2025年,与 “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中期至2030年,与 “十五五”规划相衔接;远期至2035年,与《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相衔接。

第5条 规划依据

1.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4)《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督〔2017〕6号)

(5)《辽宁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印发辽宁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和实施细则的通知》(辽政教督室〔2016〕1号)

(6)《辽宁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细则(2023年修订)》(辽教发〔2023〕5号)

(7)《大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8)《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自然资发〔2023〕234号)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2.相关技术标准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征求意见稿)

(3)《辽宁省普通高中办学标准》

(4)《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2011)

(5)《大连市详细规划技术准则(试行)》

(6)其他相关技术标准。

3.相关规划文件

(1)《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2)《大连教育现代化2035》

(3)《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4)《大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5)《大连市普通高中发展规划(2023-2027年)》

(6)大连市沙河口区西安路控制单元建设地块详细规划、大连市西岗区人民广场控制单元详细规划等批复的控制单元及街区建设地块详细规划

(7)其他相关规划。

第二章  规划思路

第6条 规划理念

1.以人为本,努力满足市民教育需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结合社区生活圈配套需求,努力满足中小学校服务半径覆盖要求,努力提高建设标准,完善设施条件,有效回应市民期待。

2.服务发展,同向同行扩增教育资源

强化教育服务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职能,推动中小学教育资源扩增与城市发展同向同行。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主要依据,科学预测中小学入学需求,充分挖掘存量资源潜力,推动中小学校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支持以规划建设教育园区、实施集团化办学的方式,服务城市开发建设,鼓励各学段教育设施的共享共用。

3.适度超前,弹性控制中小学校布局

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坚持适度超前布局,以适应人口变化趋势、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为目标,结合城市人口发展,基于入学人口预测结果,着眼未来教育发展需求,合理优化中小学校布局。结合城市开发实际,采用弹性方式控制中小学校布局,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入学需求留好提前量。强化各类教育设施的复合利用,鼓励根据教学实际需求,结合相应建设标准和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实施富余教育设施在不同类型、不同学段间功能相互转换。在整区通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评估认定、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经充分论证,闲置教育设施可依据自然资源和资产管理等上位政策,按相关程序向公益性养老等其他公共服务设施转换功能。

第7条 需求预测

1.服务人口

规划预测至2035年,中山区服务人口约42万人,西岗区服务人口约31万人,沙河口区服务人口约69万人,甘井子区服务人口约184万人,高新区服务人口约45万人。

2.千人指标

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小学千人指标45座/千人,初中千人指标20座/千人;甘井子区、高新区小学千人指标55座/千人,初中千人指标25座/千人。

第8条 规划策略

1.新建:为新建居住区配套规划新建中小学校,对服务半径内中小学校覆盖率不足的区域可结合尚未利用土地规划新建中小学校。

2.扩建:对现状学校用地规模未达到标准要求且周边有条件扩大用地规模的,按建设指标规划扩建学校用地规模。

3.迁建:对服务半径内覆盖率过密且就学需求不足的、学校规模小且周边无扩建条件的学校规划迁址新建。

4.保留:对布局较为合理、学位供需总体平衡的学校规划予以保留。

5.整合:对用地规模未达标且周边无扩建条件的学校,将服务半径覆盖范围内较近的两所学校整合成“一主一副”两校区协同发展,规模较小的校舍作为主校的分部使用。

6.引导退出:因区域用地布局调整及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造成生源明显减少的学校,逐步将现有入学需求引导至周边学校。

第9条 控制方式

针对不同区域发展,确定“实线控制、虚线控制、点位控制”的规划控制方式。

1.实线控制:主要为空间位置、用地边界、占地面积和建设规模等规划控制要求均不变化的控制方式。对现状学校布局相对稳定、予以保留的学校,采取实线控制方式。

2.虚线控制:主要为空间位置基本不变化、供给和服务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用地边界可根据规划实施进行弹性落实的控制方式。对已批复的控制单元详细规划、已通过规划审议的选址论证中确定中小学校建设项目,采取虚线控制方式。

3.点位控制:主要为在明确位置前提下,确保控制要素不漏项、数量不减少,控制要素的空间位置、用地边界、占地面积和建设规模等可根据规划实施进行具体落实的控制方式。在满足服务半径范围内,对结合用地布局和社区生活圈配套规划新建学校、现状用地规模不足规划扩建的学校以及用于民办学校办学的公办教育资源,采取点位控制方式。

第三章  小学、初中规划布局

第10条 用地规模

规划新建小学用地规模原则上不小于2.0公顷,新建初中用地规模原则不小于3.1公顷。考虑老城区、旧城区用地条件紧张,经充分论证,在满足区域就学需求前提下,新建小学用地规模可不小于1.2公顷,初中用地规模可不小于1.8公顷,具体以实施规划为准。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保障两个独立操场、共用风雨操场等设施的基础上,可酌情减少用地规模,折减系数不小于0.8。

在现状学校原址周边,规划扩建学校确因周边限制用地规模难以满足指标要求的,经充分论证,可在保证用地规模切实扩增的基础上,以实施规划为准。

第11条 步行覆盖率

中山区规划小学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不低于65%,初中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80%。

西岗区规划小学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不低于85%,初中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90%。

沙河口区规划小学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不低于75%,初中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85%。

甘井子区全域规划小学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不低于60%,初中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70%;中心城区内规划小学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不低于65%,初中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75%。

高新区全域规划小学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不低于50%,初中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60%;中心城区内规划小学步行10分钟覆盖率不低于60%,初中步行15分钟覆盖率不低于70%。

第12条 班型班额

规划新建小学班型不宜低于12班、不宜高于30班,规划新建初中班型不宜低于18班、不宜高于36班;规划新建小学班额不宜超过45人,规划新建初中班额不宜超过50人,具体以实施规划为准。基于学龄人口变化,在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的前提下,可实施“小班化”管理,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小学规划“小班化”班额35人,初中规划“小班化”班额45人,甘井子区、高新区小学规划“小班化”班额40人,初中规划“小班化”班额45人,义务教育学校班额原则上不低于25人。就学需求紧张地区,在满足校额要求基础上,经充分论证,可适当扩大班型。

第13条 分期规划

分期规划分区分期确定市内五区小学、初中(含特殊教育学校)规划布局指引,到2035年,中山区小学规划新建2所、扩建9所,初中规划新建1所、扩建3所;西岗区小学规划新建7所、扩建5所,初中规划新建4所、扩建3所;沙河口区小学规划新建8所、扩建7所,初中规划新建2所、扩建4所;甘井子区小学规划新建61所、扩建13所,初中规划新建32所,扩建7所;高新区小学规划新建14所,初中规划新建5所、扩建1所。同时,规划市内五区若干小学、初中迁建、整合、引导退出。具体建设行为以实施规划为准,可进行动态调整。

第四章  高中规划布局

第14条 规划布局

主动适应入学人口变化趋势,全力扩增普通高中资源总量,有效满足市民对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结合行政区划,按照每5-12万人配置一处独立占地高中的原则统筹布局普通高中。优化普通高中资源布局,落实中心城区优质教育向外疏解、“资源向北去”的部署。在甘井子区规划选址新建1处公办高中,规划采用虚线控制方式;在中心城区周边规划选址新建1所面向市内五区招生的公办高中。结合省市相关政策,鼓励采用扩建、改建、迁建等方式扩增现有高中办学规模,优化提升现有高中办学条件。推动大连市信息高级中学搬迁改造、大连市经济贸易学校高中校区搬迁及资产置换,支持大连市第五中学、大连市第二十五中学等学校扩建、改建、迁建。鼓励、支持既有民办高中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引导民办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具体建设行为以实施规划为准,可进行动态调整。

第15条 用地规模

规划新建公办高中参照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生均校园面积不小于40㎡/人。规划扩建普通高中用地规模可按照初中控制指标执行,确因周边限制难以实现的,经充分论证,用地规模可酌情减少,具体以实施规划为准。

第16条 班型班额

新建高中班型不宜低于18班,不宜超过36班。新建高中班额不宜超过50人,其中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班额不宜超过45人。对就学需求紧张地区,经充分论证,可适当扩大班型。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

第17条 加强组织领导

由市教育行政部门、自然资源部门及市内五区政府(先导区管委会)联合组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领导机制,负责协调规划实施。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所属普通高中等学校规划建设,各区政府(先导区管委会)负责实施本辖区内中小学校规划建设。

第18条 动态跟踪调整

建立规划动态维护系统,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每五年开展一次评估工作。本规划按近期、中期、远期分期规划建设学校,各校具体建设时序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

第19条 规划变更审批程序

根据实施情况确实需要对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时,委托技术单位进行论证,形成调整方案,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后方可调整。


附表                                                 市内五区小学、初中布局规划汇总表 

区域

类型

时期

学校总数(所)

新建(所)

扩建(所)

小学

合计

2

9

近期(2023-2025年)

28

1

0

中期(2026-2030年)

29

1

0

远期(2031-2035年)

29

0

9

初中

合计

1

3

近期(2023-2025年)

15

1

0

中期(2026-2030年)

15

0

1

远期(2031-2035年)

15

0

2

西

小学

合计

7

5

近期(2023-2025年)

23

0

0

中期(2026-2030年)

24

1

0

远期(2031-2035年)

30

6

5

初中

合计

4

3

近期(2023-2025年)

11

0

0

中期(2026-2030年)

12

1

0

远期(2031-2035年)

15

3

3

小学

合计

8

7

近期(2023-2025年)

38

2

0

中期(2026-2030年)

38

2

0

远期(2031-2035年)

42

4

7

初中

合计

2

4

近期(2023-2025年)

18

0

0

中期(2026-2030年)

18

1

1

远期(2031-2035年)

19

1

3


小学

合计

61

13

近期(2023-2025年)

83

1

2

中期(2026-2030年)

89

8

3

远期(2031-2035年)

139

52

8

初中

合计

32

7

近期(2023-2025年)

38

4

0

中期(2026-2030年)

41

3

1

远期(2031-2035年)

66

25

6


小学

合计

14

0

近期(2023-2025年)

19

3

0

中期(2026-2030年)

25

6

0

远期(2031-2035年)

30

5

0

初中

合计

5

1

近期(2023-2025年)

15

2

0

中期(2026-2030年)

14

1

0

远期(2031-2035年)

15

2

1

注:学校总数不计特殊教育学校。中山区小学含公办学校分部1所、民办学校3所(其中2所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办学),初中含民办学校3所(其中2所利用公办学校资源办学)。西岗区小学含公办学校分部3所,初中含公办学校分部2所。沙河口区小学含公办学校分部2所,初中含公办学校分部1所。甘井子区小学含公办学校分部2所、民办学校1所,初中含公办学校分部1所、民办学校2所。高新区小学含民办学校3所,初中含民办学校1所。


《大连市市内五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23-2035年)》政策解读

  【图解】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连市市内五区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

来源: 市政府办公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