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5- 05- 01 字号:【

近日,市政府印发《大连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大政发〔2025〕8号)。现将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改革背景和起草过程

零基预算是指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影响,所有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点,以党委、政府政策目标为导向,逐项审核预算年度内各项目的支出内容和开支标准,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根据项目轻重缓急和绩效评审情况,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坚持量入为出,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合理确定支出预算规模”。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也明确提出,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按照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为进一步改进预算管理方式,着力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结合大连市实际,市财政局代市政府起草了《大连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以及《预算评审管理实施细则》《零基预算全过程监管暂行办法》《支出审核标准体系》《2025年政府保障事项清单》4个配套管理制度,即“1+4”零基预算改革制度体系。

文件起草后征求了13个区市县(先导区)财政部门和26家市直部门意见,通过了市司法局合法性审查。4月28日,经市政府第122 次常务会议通过,并报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

二、工作目标

自2025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构建该保必保、应省尽省、讲求绩效的资金安排机制,实施全过程财政监督管理,增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保障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基本原则

《实施方案》遵循“以零为基、以事定钱、以效促用”三项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零为基”。打破基数观念,先做好“该不该办”的价值判断,再结合财力状况、轻重缓急、实际需求、绩效情况等方面因素编制预算。

(二)坚持“以事定钱”。以事为预算的基础,统筹各类财政资源,建立投入成本严格管控机制,以产出定投入,并厘清支出安排顺序,切实兜住基层“三保”底线,有效防范债务风险。

(三)坚持“以效促用”。花钱必问效,低效查明改进、无效必问责,做到“政策项目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

四、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内容包括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保障措施3个板块,从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提升预算管理水平、突出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规范预算管理5个方面,明确我市零基预算改革的21条具体举措。同时,以零基预算改革方案为指引,同步建立4个配套管理制度,包括项目预算评审、全过程预算监管、支出标准体系、政府保障事项清单,确保零基预算改革便于操作、取得实效。主要体现了5个方面特点:

(一)集中财力办大事。所有支出全部清零,重新核定。编制公共服务、产业、基建三大领域政府保障事项清单,集中财力兜牢“三保”、债务底线,重点保障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的重大项目。特别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未来发展有重大牵引作用的项目,优先予以保障。

(二)强化项目预算评审。一是对所有本级财力安排的项目支出开展预算评审,重点审核项目实施绩效目标、成本测算等;二是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行编制、人社、财政等四部门联审联评;三是对涉及内容复杂、无上位依据、无支出标准的项目,引入外部评审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相关领域资深人员参与评审;四是对涉及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的项目,可委托第三方机构、专家开展评审;五是建立专项资金退出机制,每三年重新评估清理。

(三)构建全过程闭环监管机制。将零基预算理念和方法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各环节,形成全链条全方位监督。事前重点关注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该不该干);事中重点关注资金的规范使用(怎么干);事后重点关注项目的绩效结果(干得怎么样)。

(四)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在现有标准基础上,全面梳理各领域支出,制订一套完整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共33类、222项),作为预算安排的基础依据,强化政府过紧日子,从源头上控制和规范单位日常开支,最大限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五)严格预算约束。坚持预算法定,预算一经批准非法定程序不得调整。执行中原则上不出台新的增支政策,确需出台的,优先由当年资金统筹解决或纳入以后年度预算安排。未履行审批程序的,不得作出新设、增支等规定。



解读单位:大连市财政局

解读人:王颖

联系电话:82569676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连市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市政府办公厅

上一篇:

下一篇: